一个平常的周末,张阿姨正兴致勃勃地打着太极拳,突然感觉眼前一阵模糊,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。她揉了揉眼睛,以为是昨晚没休息好,便没太在意。
然而,接下来的几天,这种模糊感时好时坏,还伴随着轻微的头痛和眼胀。
在女儿的再三催促下,张阿姨来到我院眼科就诊。经过一系列检查,眼科吴红昌主任确诊她患上了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”。
“青光眼?
我平时眼睛好好的,怎么会得这个病?张阿姨难以置信地问道。

主任耐心解释道:
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。
因其发病隐匿,早期症状不明显,常常被忽视。
它如同一个“沉默的窃贼”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视力,等到患者察觉时,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视力损伤,甚至失明。
幸运的是,张阿姨发现得还不算太晚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,她的眼压得到了有效控制,病情也得到了稳定。
张阿姨的故事并非个例
据统计,我国青光眼患者数量庞大,但知晓率和治疗率却很低。很多人像张阿姨一样,对青光眼缺乏了解,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才去医院就诊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青光眼是如何发生的?
我们的眼球内存在着一种液体,称为房水,它不断地生成和排出,维持着眼内压力的平衡。当房水排出通道受阻,眼内压力就会升高,压迫视神经,导致视神经萎缩,最终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青光眼主要分为:开角型青光眼、闭角型青光眼、继发性青光眼三种类型。
开角型青光眼:发病隐匿,早期症状不明显,
常常被忽视。
闭角型青光眼:发病急骤,可伴有剧烈眼痛、
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如不及时治疗,
可导致失明。
继发性青光眼:由眼外伤、白内障、长期使
用激素类药物(如哮喘/皮炎患者)等引发。
哪些人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?
40岁以上人群
有青光眼家族史者
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
糖尿病患者
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
青光眼可防可控
早发现、早治疗
目前,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、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。
激光治疗 vs 传统手术
激光治疗:创伤小、恢复快、并发症少,适用于早期、中期青光眼患者。
传统手术:适用于晚期青光眼患者,或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。
激光治疗的优势:
微创:无需切开眼球,仅通过激光照射即可完成治疗。
安全:并发症少,术后恢复快。
有效:可以有效降低眼压,控制病情进展。
注意事项
(术 后)
短期反应:24小时内可能出现眼胀、视物模糊,通常自行缓解。
遵医嘱用药:部分患者仍需滴降眼压药,切勿自行停药,预防感染和炎症。
定期复查:术后1周、1个月、3个月定期监测眼压和视神经。
避免剧烈运动:防止眼压波动。
3月6日
是青光眼日
我院眼科
在门诊大厅举办义诊活动
让我们携手行动
关注眼健康
共同抵御“视力的小偷”
拥抱清晰美好的未来
义诊时间:3月6日上午9:00-12:00
眼科电话:0371-56168611